2019中考数学复习
前面的入门知识部分伴随学校的正常复习进度即可,对较好学生来讲,入门知识部分几乎是没什么差距。那样解决最后两题的能力就决定了学生能否达到110分,拉开与同等学力的学生差距的重点所在了。我觉得有以下方面值得大家从目前就开始认真练习总结。
(一)紧跟学校老师复习进度和需要
在这个过程中,偶尔会发现某一小要点(的时候是单一要点)有点欠缺,那样不可以忽略它,准时认真的研读课本和平常作业,再找些课外复习资料(如轻型夺冠),经过20题左右的训练即可弥补上来。
(二)对常识系统的复习
对这部分常识的复习,要超越学校老师携带学生综合复习的困难程度(当然了,示范校数学专长班的除),由于,学校老师正常复习的时候,还是以全班70%学生的实质状况为主,因此,这部分的复习中,对题的困难程度和灵活性上,需要只能是在70%,所以班里较好的学生要与重点校专长班的学生来角逐的话,仅靠这个困难程度和灵活性是远远不够的。
(三)做很多中考考试真题和模拟题
(四)最后两题要点多总结归类
在见识了最后两题的困难程度和题型后,更重点的是,来总结各种容易见到题的基本解题思路,防止闭门造车。如可以总结为:图形运动类、图形变换类、总结探索类、分类讨论类等。知道、熟知、学会这类题型的特征、规律、基本解题思路,通过少量题的训练,然后,再总结,再练习就可提升解题能力。而不是,仅凭偶尔状况好、对某一题熟知就能作出来的表面现象,而是真的拥有了肯定的解题能力。
通过以上的练习,即便在考试中对最后两题仍不是特别有把握,那样,凭以前的练习基础和解题思路,认真审题还是非常有期望作出来,或得到大多数的。
(五)提升基本数学模型的理解
函数思想、方程思想、分类讨论思想、运动变化思想
(六)考试中适当的时间分配
在满分120分的试题中,基本需要就是每一分钟得到一分。而前面基础部分显然答卷速度要快不少,应80分钟内答完,并心理有数。后面两题的解题时间在30分钟内。最后10分钟再总体审察试题,在有所犹豫的题的上再仔细考虑考虑。
通过以上的练习,较好学生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,在整体考试试题偏难的状况下也能达到108分,正常状况下过110分的可能性很大,也为将来高中的学习(高中的课改正在进行中)打下扎实的基础。